新世代人才博覽會 — 會後心得
首先實在感謝 Yourator 的朋友邀請敝公司參與本次盛會,早上一踏入活動場地,便覺全身舒暢,頭腦都靈活了起來。
(有關本次活動介紹請見 Yourator Lydia 的文章)
If you want to live a HAPPY LIFE, tie it to a goal, not to people or objects.《Albert Einstein》
學習型組織 — 反思 Snapask 現況
在 Snapask 團隊裡,我的任務是管理台灣辦公室的角色,所以對 Pinkoi 人資長 Michelle 的分享主題『打造自主學習型組織』特感興趣,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 Michelle 給了七個她認為自主學習型組織會有的特點,並要大家給自己的公司打分數。我當下心底給了 Snapask 5.5 分(沒想到天外有天,有三位來自 6 分幸福團隊的朋友),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認為 Snapask 團隊做的很好的部分:
- 創辦人 Timothy 非常支持每位成員去挖掘自己想在新創團隊中發展的方向,也用正面的態度鼓勵成員們追求挑戰。每位團隊主管也都鼓勵成員們運用每個月提供的教育補助去強化自己職位上需要的職能或知識。
- 若在嘗試後,沒有得到好的成效,公司整體也能支持錯誤是學習機會的概念,找到更多資料佐證,並在 squad 中討論,判斷成敗原因。
(強化負責團隊的省思與知識累積,並與跨部門、跨國界成員分享成果,是我想做的下一步)。
Snapask 團隊可以做的更好的部分:
- 因為人力精實,每位成員其實都蠻忙的,我自認為在 coaching 這一塊工作,我沒有花太多時間,整個系統並不夠紮實;雖然在扁平化組織內,coaching 不該只是單向的上對下,而是雙方都可給予彼此即時的回饋與意見,但在台灣的工作習慣下,希望能在這一年透過我們的 Snapeer Program,培養 Snapask 成員們不要變成公司轉型行動的旁觀者,而是提高大家的投入程度,變成積極的參與者。
Snapask 團隊缺乏的部分:
- 因為資源分配的關係,目前公司內尚缺乏有系統性、策略化的整體人資規劃,我相信透過策略性的人資規劃,除了能提高員工意識和參與度,降低人才流動率也能讓各團隊的默契更佳,有助於公司更快速的創新與行動!
「兵貴勝,不貴久」《孫子兵法》
最後,特別感謝團隊的 Head of Engineering, Raymond 和 Public Relations Manager, Ingrid 大力支援,也再次展現公司扁平化組織改造後的敏捷優勢。商場如戰場,兵貴神速,希望透過培養成員們成為學習型組織的一份子,讓整個團隊能即時推出因應當下需求,甚至是超前對手的服務或商品!